四大因素 扼杀中国孩子创造力-博天堂登陆

更新于:2017-12-16 创造力

  月亮是灯吗?

  一天夜里,一位父亲带着3岁的儿子到外边散步,儿子忽然指着天空中的明月问:那是灯吗?父亲机械地回答说:那不是灯,是月亮。但儿子还是坚称月亮就是灯,父亲开始觉得儿子很愚蠢,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儿子没说错,因为月亮确实有照明的功能。而在中文当中,明字就是日、月相加!

  这位思前想后才发现月亮与灯联系的父亲就是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岳晓东。按他的话说,在儿子面前,他才是愚蠢的父亲。但这件小事却引发他去思考中国人缺乏创造力的根源。

  中国人较西方人缺乏创造力,这不仅是多年来学术研究的结论,也一向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就曾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在唐宋时代就已领先西方,却在明清时代落后下来。

  对此,人们一向认为这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或是小农经济的局限。但岳晓东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思考后提出,中国人创造力不足更多是当今教学方法的僵化与知识运用的不足所造成。在他看来,有四大因素制约了中国人创造力的发展。

  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

  思维标准化是扼杀中国人创新思维的首要因素。岳晓东博士指出,它突出表现为:思维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而这一切都可谓时下之‘应试教育’不可避免的后果。

  例如,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对此该省上万名家庭健全的考生竟都以我自幼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承担家庭重任成长至今的公式化的虚假构思开题,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所以,再没有比高考更加助长人的思维标准化了,岳晓东博士认为,所有的知识获取都应是‘进行时态的’,而非是‘完成时态的’,可高考的训练过程却让人把所有的知识都当成完成时态,促使孩子在学习中,只在乎‘什么是标准答案’,不在乎‘知识是怎样获取的’。其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趋同,想象力越来越枯萎,满脑子装的尽是标准答案。由此,知识传授的僵化成了思维标准化的罪魁祸首。而没了想象力与问题意识,哪里来的知识的更新与进步?所以纵使出于公平考虑,‘应试教育’不可替代,教师们也当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的知识增长不以牺牲想象力为代价。到头来,知识是无穷的,真理是相对的,学了知识是为了发展真理,而非加以迷信。

  深入了解西方教育后,岳博士发现,西方教育与我们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从小学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例如,中国人讲辛亥革命,必然是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等,到头来要求学生像流水账一样记下这一切;而美国人讲独立战争,就会要求学生做小组研究,探讨其发生或不发生的原因,到头来连独立战争是否会发生都是一个问题。

  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思维标准化的产品,岳博士话锋一转说:我之所以不能把月亮当灯看,就是因为我对月亮的理解是高度学术化与文学化的: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1/50,月亮上还住了一位怨女叫嫦娥,李商隐曾诗曰‘嫦娥应悔有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典型的成年思维,缺乏孩子的直觉视野。由此,岳博士时常把儿子当作自己最好的创造力导师。

共5页12345下一页阅读全文

四大因素 扼杀中国孩子创造力》阅读地址:http://www.91yuer.com/yuer/27414/

最新图文资讯:

发表评论